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 知到智慧树答案满分完整版章节测试

贤仑土钵垂蚀廊背澎维俯发矮


第一章 单元测试

 

1、
抗原抗体反应中为促进沉淀物或凝集物的形成,常用下列何种作为抗原抗体的稀释液()

A:0.80% NaCI
B:0.70% NaCI
C:0.95% NaCI
D:0.85% NaCI
E:0.75% NaCI
答案: 0.85% NaCI

2、
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重要因素是()。

A:抗原抗体的浓度、反应体积和温度
B:温度、pH和反应体积
C:电解质、pH和温度
D:电解质、pH和反应体积
E:温度、电解质和反应体积
答案: 电解质、pH和温度

3、
下列关于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特异性
B:阶段性
C:比例性
D:可逆性
E:反复性
答案: 反复性

4、
能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的淋巴细胞为(   )。

A:巨噬细胞
B:NK细胞
C:B细胞
D:T细胞
E:树突状细胞
答案: B细胞

5、
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结合力主要包括(   )。

A:疏水作用力 
B:亲和力
C:范德华引力
D:静电引力
E:氢键
答案: 疏水作用力 ;范德华引力;静电引力;氢键

6、
有关交叉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利用交叉反应进行诊断典型例子是肥达试验
B:抗原分子大小相似可导致交叉反应
C:为非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
D:对免疫学诊断结果判断无影响
E:由于不同抗原分子上存在公共抗原表位所致
答案: 由于不同抗原分子上存在公共抗原表位所致

7、
免疫学技术中的亲和层析法,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哪个特点来纯化抗原或抗体()。

A:疏水作用力
B:可逆性
C:亲和力
D:比例性
E:特异性
答案: 可逆性

8、
有关抗原抗体反应特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抗原抗体反应具有不可逆性
B:反应曲线中,抗原抗体比例合适的范围称为等价带
C:抗原抗体反应具有可逆性
D:抗原抗体反应具有特异性
E:抗原抗体只有在分子比例合适时才会出现最强的反应
答案: 反应曲线中,抗原抗体比例合适的范围称为等价带;抗原抗体反应具有可逆性;抗原抗体反应具有特异性;抗原抗体只有在分子比例合适时才会出现最强的反应

9、
沉淀反应抗体过量的现象称为后带。

A:对
B:错
答案: 错

10、
外斐试验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哪个特点来协助斑疹伤寒病的诊断()。

A:亲和力
B:特异性
C:可逆性
D:疏水作用力
E:比例性
答案: 特异性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
半抗原具有以下特性(   )。

A:具有抗原性,无免疫原性
B:大分子的蛋白质
C: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
D:具有免疫原性,无抗原性
答案: 具有抗原性,无免疫原性

2、
抗原表面能与相应抗体结合的特殊化学基团称为(    )。

A:抗原决定簇
B:异嗜性抗原
C:共同抗原
D:半抗原
答案: 抗原决定簇

3、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抗体纯化的方法(    )

A:核酸电泳
B:离子交换层析
C:凝胶过滤
D:亲和层析
答案: 核酸电泳

4、
单抗制备中,免疫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多采用的融合剂是(    )。

A:PEG
B:HAT
C:DMSO
D:HT
答案: PEG

5、
下面是颗粒性抗原的有(   )。

A:多肽
B:红细胞
C:细菌
D:蛋白质
答案: 红细胞;细菌

6、
多克隆抗体的鉴定包括(    )

A:纯度
B:特异性
C:亲和力
D:效价
答案: 纯度;特异性;亲和力;效价

7、
免疫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后,产生的细胞类型有(   )。

A:脾细胞自身融合的同核体
B: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的同核体
C:杂交瘤细胞
D:未融合的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
答案: 脾细胞自身融合的同核体;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的同核体;杂交瘤细胞;未融合的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

8、
单克隆抗体制备中采用HT培养基进行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A:对
B:错
答案: 错

9、
氯霉素是半抗原,因此无法制备氯霉素的特异性抗体。

A:错
B:对
答案: 错

10、
经检测得到的阳性杂交瘤细胞不论杂交瘤克隆大小,要及时进行克隆化。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免疫学检测技术是()。

A:凝集反应
B:沉淀反应
C:中和反应
D:标记免疫技术
E:溶血反应
答案: 标记免疫技术

2、
下列哪些试验属于免疫标记技术范畴 (   )。

A:免疫凝集试验
B:化学发光免疫试验
C:荧光免疫试验
D:免疫沉淀试验
E:酶免疫试验
答案: 化学发光免疫试验;荧光免疫试验;酶免疫试验

3、
非均相免疫测定在信号检测前需要将未结合标记物和结合标记物经过清洗、离心、过滤等步骤进行分离。

A:错
B:对
答案: 对

4、
荧光偏振免疫测定在信号检测前不需要将未结合标记物和结合标记物进行分离。

A:错
B:对
答案: 错

5、
下列哪些是免疫标记技术检测的基本方法类型(   )。

A:夹心法
B:补体法
C:荧光免疫试验
D:酶免疫试验
E:间接法
答案: 夹心法;间接法

6、
在免疫标记技术中检测可溶性抗原最常用的方法类型是(   )。

A:补体法
B:捕获法
C:双抗体夹心法
D:竞争法
E:间接法
答案: 双抗体夹心法

7、
在免疫标记技术中检测抗体最常用的方法类型是(    )。

A:补体法
B:竞争法
C:双抗体夹心法
D:间接法
E:捕获法
答案: 间接法

8、
在免疫标记技术中检测小分子抗原最常用的方法类型是()。

A:间接法
B:双抗原夹心法
C:捕获法
D:竞争法
E:双抗体夹心法
答案: 竞争法

9、
在免疫标记技术中检测IgM抗体最常用的方法类型是(   )。

A:双抗原夹心法
B:双抗体夹心法
C:竞争法
D:间接法
E:捕获法
答案: 捕获法

10、
在免疫标记技术检测方法类型中,常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小分子半抗原。

A:对
B:错
答案: 错

第四章 单元测试

1、
下列标记物属于非放射性标记物的是(   )。

A:化学发光剂
B:125I
C:酶
D:胶体金
E:荧光素 
答案: 化学发光剂;酶;胶体金;荧光素 

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中应用最多的底物是()。

A:其余都不是
B:ABTS
C:邻苯二胺(OPD)
D:对硝基苯磷酸酯(p-NPP)
E:四甲基联苯胺(TMB)
答案: 四甲基联苯胺(TMB)

3、
荧光色素中呈现明亮黄绿色荧光的是()。

A:异硫氰酸荧光素
B:亮绿
C: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
D:藻红蛋白
E:四乙基罗丹明
答案: 异硫氰酸荧光素

4、
目前在ELISA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标记用酶是()。

A:辣根过氧化物酶
B:β-半乳糖苷酶
C:碱性磷酸酶
D:过氧化物酶
E:葡萄糖氧化酶
答案: 辣根过氧化物酶

5、
最早用于标记免疫测定的标记物是(   )。

A:胶体金
B:酶
C:荧光素  
D:吖啶酯
E:放射性核素
答案: 荧光素  

6、
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的发光剂是()。

A:鲁米诺
B:吖啶酯
C:三联吡啶钌
D:AMPPD
E:4-MUP
答案: 鲁米诺

7、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中常用的发光底物为()。

A:三联吡啶钌
B:4-MUP
C:AMPPD
D:吖啶酯
E:鲁米诺
答案: 三联吡啶钌

8、
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使用的发光底物为()。

A:4-MUP
B:鲁米诺
C:三联吡啶钉
D:吖啶酯
E:AMPPD
答案: 吖啶酯

9、
吖啶酯标记的化学发光反应体系反应时需要酸性环境。

A:错
B:对
答案: 错

10、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中最常用的底物是四甲基联苯胺(TMB)。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五章 单元测试

1、
凝集反应判断结果是在()。

A: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二阶段完成时
B:加入抗体后立即判断结果
C: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一阶段开始时 
D: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二阶段开始时
E: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一阶段完成时
答案: 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二阶段完成时

2、
直接凝集反应与间接凝集反应的根本区别是()。

A:参与反应介质中的电解质不同
B:参与反应介质中电解质的浓度不同
C:判断结果是在抗原抗体反应的不同阶段
D:参与反应pH不同
E:前者采用颗粒性抗原,后者是将可溶性抗原吸附于载体颗粒上
答案: 前者采用颗粒性抗原,后者是将可溶性抗原吸附于载体颗粒上

3、
下列有关协同凝集试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属于间接凝集反应
B:IgG通过其Fc段结合菌体
C: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颗粒性载体
D:IgG通过其Fab段结合菌体
E:菌体的细胞壁中含有SPA,可与IgG特异性结合
答案: IgG通过其Fab段结合菌体

4、
患儿男,5天,诊断为新生儿溶血,Coombs试验阳性,该试验属于()。

A:花环试验
B:电泳试验
C:荧光试验
D:凝集反应
E:沉淀反应
答案: 凝集反应

5、
直接Coombs试验用于检测游离于血清中的不完全抗体。

A:错
B:对
答案: 错

6、
临床中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最常采用的方法是()。

A:试管凝集法
B:协同凝集反应
C:间接凝集抑制反应
D:间接凝集反应
E:玻片凝集法
答案: 试管凝集法

7、
参与凝集反应的抗原和抗体称()。

A:凝集抗原+凝集抗体
B:凝集原+凝集抗体
C:沉淀素+凝集抗体
D:血凝素+血凝抗体
E:凝集原+凝集素
答案: 凝集原+凝集素

8、
将红细胞悬液分别加到血型卡的两个区域内,再分别加入抗“A”和抗“B”血清,检测结果:血“AB”型,选择错误的描述()。

A:红细胞是凝集原
B:红细胞为颗粒性抗原
C:属于直接凝集反应
D:属于间接凝集反应
E:抗血清是凝集素
答案: 属于间接凝集反应

9、
在正向间接免疫凝集试验中,用抗原致敏载体。

A:错
B:对
答案: 对

10、
下列与相应抗体直接结合能产生凝集反应的是(    )。

A:螺旋体
B:绵羊红细胞
C:可溶性抗原
D:细菌
E:抗原致敏的载体颗粒
答案: 螺旋体;绵羊红细胞;细菌;抗原致敏的载体颗粒

第六章 单元测试

1、
下述抗原抗体反应中,属于沉淀反应的是()。

A:火箭电泳
B:肥达反应
C:补体结合试验
D:外斐试验
E:免疫层析试验
答案: 火箭电泳

2、
目前,免疫球蛋白、补体检测最常用的方法是()。

A:流式细胞术
B:免疫浊度法
C:免疫固定电泳
D:双向扩散法
E:对流免疫电泳
答案: 免疫浊度法

3、
沉淀反应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A:溶液的离子浓度
B:抗原抗体的比例
C:抗体的质量
D:温度
E:溶液的pH
答案: 抗原抗体的比例

4、
双向扩散试验中,若抗原含量较多,但抗体的分子量比抗原大,则沉淀线应为()。

A:居于抗原和抗体中间,且形成直线
B:靠近抗体孔,且弧线弯向抗原侧
C:靠近抗原孔,且弧线弯向抗原侧
D:靠近抗体孔,且弧线弯向抗体侧
E:靠近抗原孔,且弧线弯向抗体侧
答案: 靠近抗体孔,且弧线弯向抗体侧

5、
免疫浊度试验的基本原则是()。

A:体系中保持抗原过量
B:体系中保持抗体过量
C:体系中合适的离子强度
D:必要时可加入增浊剂
E:体系中合适的pH
答案: 体系中保持抗体过量

6、
免疫沉淀法目前应用最广、定量比较准确的是下列哪种方法()。

A:棋盘滴定法
B:双向扩散试验
C:单向扩散试验
D:絮状沉淀试验
E:免疫比浊法
答案: 免疫比浊法

7、
免疫浊度测定终点法是基于反应终末时浊度的改变与待测样品中检测物含量之间关系的测定方法。

A:错
B:对
答案: 对

8、
实验:在琼脂板上相距5mm打双排孔,A排加入粗提纯人血清IgG,B排加入免抗人血清抗体,放入湿盒内,置37℃温育48小时后,A排和B排之间可见多条沉淀线。此免疫学方法为()。

A:凝胶凝集试验
B:双向凝集试验
C:单向扩散试验
D:双向扩散试验
E:絮状沉淀试验
答案: 双向扩散试验

9、
在免疫浊度测定中,与散射光强度成反比的是()。

A:入射光强度
B:入射光波长
C:颗粒数目
D:颗粒的分子量
E:颗粒大小
答案: 入射光波长

10、
免疫固定电泳是下列哪两种技术的结合()。

A:免疫双扩散+免疫凝集反应
B:免疫双扩散+区带电泳
C:免疫单扩散+区带电泳
D:区带电泳+免疫凝集反应
E:区带电泳+免疫沉淀反应
答案: 区带电泳+免疫沉淀反应

第七章 单元测试

1、
获得诺贝尔奖的免疫学检测技术是(   )。

A:免疫散射比浊试验
B:固相膜免疫试验
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D:放射免疫试验
E:荧光免疫试验
答案: 放射免疫试验

2、
以下各种ELISA技术中,待测孔(管)最后显色的颜色深浅与标本中待测物质呈负相关的是()。

A:双位点一步法
B:捕获法
C:间接法
D:双抗体夹心法
E:竞争法
答案: 竞争法

3、
以下哪一种复合物的形成属于间接法ELISA免疫反应结果()。

A:固相抗体-酶标抗原
B:固相抗体-抗原-酶标抗体
C:固相抗体-抗原-抗体-酶标抗体
D:固相二抗-IgM抗原-酶标抗体
E:固相抗原-抗体-酶标二抗
答案: 固相抗原-抗体-酶标二抗

4、
关于ELISA竞争法正确的是(  )。

A:被测物多则标记物被结合的机会少
B:被检测物与酶标记物的免疫活性各不相同
C:用于检测抗原
D:测定管的颜色比对照管的淡表示被测物量少
E:只用于检测抗体
答案: 被测物多则标记物被结合的机会少

5、
间接免疫荧光和ELISA间接法检测血清中自身抗体,正确的是()。

A:第1抗体为人Ig,第2抗体为荧光或酶标记的羊/兔抗人Ig
B:第1抗体为兔抗人Ig
C:第1抗体为人Ig,第2抗体为羊抗人Ig
D:第1抗体为羊抗人Ig
E:第2抗体为人Ig
答案: 第1抗体为人Ig,第2抗体为荧光或酶标记的羊/兔抗人Ig

6、
将痰液直接涂在载玻片上干燥固定,将荧光标记的兔抗结核杆菌抗体滴加到标本表面,37C温育1小时,洗片,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着色的杆菌。此方法为()。

A:直接法
B:双标记法
C:补体结合法
D:夹心法
E:间接法
答案: 直接法

7、
实验本身即可避免内源性非特异性荧光干扰的检测方法为()。

A: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
B:荧光酶免疫测定
C: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
D: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
E:荧光偏振免疫测定
答案: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

8、
下列哪些是酶促反应的化学发光剂(  )。

A: 吖啶酯
B:鲁米诺
C:三联吡啶钌
D:AMPPD
答案: 鲁米诺;AMPPD

9、
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的底物是()。

A:AMPPD
B:TMB
C:4-MUP
D:鲁米诺
E:三联吡啶钉
答案: TMB;鲁米诺

10、
ELISA中最常用的固相载体是聚苯乙烯。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八章 单元测试

1、
酶放大免疫试验技术中,最终测得的酶活性与未标记抗原的含量呈正相关。

A:错
B:对
答案: 对

2、
酶放大免疫试验技术是一种非均相免疫标记技术,主要检测小分子抗原或半抗原。

A:错
B:对
答案: 错

3、
克隆酶供体免疫试验中,酶受体(EA)和酶供体(ED) 两个片段单独不具有酶活性,结合在一起就具有了酶活性。

A:错
B:对
答案: 对

4、
在荧光偏振免疫试验中,荧光素标记抗原抗体复合物分子增大,转动速度减慢,受偏振激发后发射出的偏振荧光明显增强。

A:对
B:错
答案: 对

5、
荧光物质经单一平面的偏振光激发后,可吸收光能并发射出相应的偏振荧光。

A:对
B:错
答案: 对

6、
下列哪些试验属于均相免疫标记技术(   )。

A:克隆酶供体免疫试验
B: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C:荧光偏振免疫测定
D:酶放大免疫试验技术
E: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答案: 克隆酶供体免疫试验;荧光偏振免疫测定;酶放大免疫试验技术

7、
光激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是以纳米微粒为基础的无需固相分离的均相发光免疫技术。

A:对
B:错
答案: 对

8、
光激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时,当感光微球受到680nm光照射后激发酞箐产生高能单线态氧。

A:错
B:对
答案: 对

9、
光激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核心原理是高能单线态氧的产生和传递。

A:错
B:对
答案: 对

10、
光激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时,如果感光微球和发光微球未连接,则距离在200nm以上,无法接受高能单线态氧,不能发光。

A:错
B:对
答案: 对

第九章 单元测试

1、
关于生物素-亲合素的相互作用特点,不正确的叙述是(   )。

A:呈可逆性结合反应
B:具有极高的亲合(结合)常数
C:呈高度专一性反应
D:具有多级放大效应
答案: 呈可逆性结合反应

2、
以下关于生物素-亲合素系统(BAS)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素易与抗体、酶、多聚核苷酸结合
B:亲合素易与酶、铁蛋白、荧光素、核素结合
C:亲合素和生物素有极强的亲和力
D:1个亲合素分子可结合4个生物素分子
E:1个生物素分子可以结合多个亲和素分子
答案: 1个生物素分子可以结合多个亲和素分子

3、
1个生物素分子可以结合4个亲合素分子。

A:错
B:对
答案: 错

4、
生物素-亲合素系统(   )。

A:能偶联抗原或抗体
B:具有生物反应放大作用
C:能偶联酶、荧光等示踪物质
D:可桥联抗原抗体系统和示踪物质
答案: 能偶联抗原或抗体;具有生物反应放大作用;能偶联酶、荧光等示踪物质;可桥联抗原抗体系统和示踪物质

5、
生物素和亲合素结合后,在一定条件下可解离。

A:错
B:对
答案: 错

6、
生物素亲合素系统(BAS)放大作用的机制主要是()。

A:生物素、亲合素可分别与酶、放射性核素等结合形成标记物
B:生物素、亲合素之间为特异性结合
C:二者之间极高的亲和力
D:经化学修饰后,生物素成为活化生物素
E:亲合素的四个生物素部位可同时结合多价性的生物素化衍生物
答案: 亲合素的四个生物素部位可同时结合多价性的生物素化衍生物

7、
亲合素与生物素结合的特点()。

A:不属于免疫反应
B:不够稳定
C:亲和力小
D:免疫反应
E:特异性弱
答案: 不属于免疫反应

8、
在生物素分子中,与亲合素结合的部位是噻吩环。

A:对
B:错
答案: 错

9、
生物素和亲合素结合易受酸、碱、变性剂、蛋白溶解酶以及有机溶剂均影响。

A:错
B:对
答案: 错

10、
生物素-亲合素系统应用于固相载体的包被环节时,可将生物素包被到磁性微粒上。

A:对
B:错
答案: 错

第十章 单元测试

1、
流式细胞技术中,前向角FSC大小代表( )。

A:激发光的强弱
B:细胞大小
C:细胞颗粒多少
D:发射光的强弱
答案: 细胞大小

2、
流式细胞技术中,侧向角SSC大小代表( )。

A:细胞大小
B:细胞颗粒多少
C:发射光的强弱
D:激发光的强弱
答案: 细胞颗粒多少

3、
流式细胞术设门是指()。

A:测定细胞大小
B:圈定指定细胞
C:测定细胞浓度
D:测定细胞内容物多少
答案: 圈定指定细胞

4、
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的通道通常叫()。

A:FL
B:FSC
C:Count
D:SSC
答案: FL

5、
Annexin V/PI双染法常用于检测哪种检测?

A:细胞凋亡
B:线粒体膜电位检测
C:细胞周期
D:细胞因子检测
答案: 细胞凋亡

6、
Annexin V-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如果横坐标标记FITC,纵坐标标记PI,那么,早期凋亡细胞的散点,位于哪个象限。()

A:右上象限
B:左下象限
C:左上象限
D:右下象限
答案: 右下象限

7、
在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人外周血细胞的实验中,在以FSC和SSC为横纵坐标的散点图上,可以明显的看到分为三个细胞团分别是()。

A:淋巴细胞
B:红细胞
C:粒细胞
D:单核细胞
答案: 淋巴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

8、
在用流式细胞术PI染料进行周期检测时,G2期是G1期荧光强度的(  )倍。

A:3
B:4
C:6
D:2
答案: 2

9、
流式细胞仪在做分选时,充电电路对选定细胞液滴充电,使其带正电荷或负电荷,再通过电场作用,使带电细胞发生偏转。

A:对
B:错
答案: 对

10、
在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人外周血CD4/CD8T细胞比值的实验中,需要三种不同荧光标记的抗CD3抗体、抗CD4抗体和抗CD8抗体。

A:错
B:对
答案: 对

第十一章 单元测试

1、
PAP复合物中的酶是:

A:

碱性磷酸酶;

B:

葡萄糖氧化酶;

C:

辣根过氧化物酶;

D:

胃蛋白酶;

E:

胶原酶。

答案:

辣根过氧化物酶;

2、
下列关于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敏感性比免疫荧光技术高;

B:

可用普通显微镜观察结果;

C:

不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应呈色;

D:

便于对组织细胞微结构作分析;

E:

染色标本能长期保存。

答案:

敏感性比免疫荧光技术高;

3、
双标记荧光免疫法中,如用罗丹明标记A 抗体,呈什么颜色,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B抗体,呈什么颜色:

A:

黄绿色,橘红色;

B:

橘红色,黄绿色;

C:

红色,淡黄色;

D:

淡黄色,红色;

E:

橙黄色,浅绿色。

答案:

橘红色,黄绿色;

4、
PAP的特点是几个抗酶抗体和3 个过氧化物酶分子组成复合物,结构非常稳定:

A:

1;

B:

2;

C:

3;

D:

4;

E:

5。

答案:

2;

5、
ABC法中的“桥”是指:

A:

第一抗体;

B:

第二抗体;

C:

第三抗体;

D:

亲和素;

E:

链霉素亲和素。

答案:

亲和素;



上方为免费预览版答案,如需购买完整答案,请点击下方红字

点击这里,购买完整版答案


 

点关注,不迷路,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阿布查查  随时查看答案,网课轻松过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 知到智慧树答案满分完整版章节测试第1张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建议在浏览器添加书签收藏本网页

电脑浏览器添加/查看书签方法

1.按键盘的ctrl键+D键,收藏本页面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 知到智慧树答案满分完整版章节测试第2张

2.下次如何查看收藏的网页?

点击浏览器右上角-【工具】或者【收藏夹】查看收藏的网页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 知到智慧树答案满分完整版章节测试第3张


手机浏览器添加/查看书签方法

一、百度APP添加/查看书签方法

1.点击底部五角星收藏本网页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 知到智慧树答案满分完整版章节测试第4张

2.下次如何查看收藏的网页?

点击右上角【┇】-再点击【收藏中心】查看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 知到智慧树答案满分完整版章节测试第5张

二、其他手机浏览器添加/查看书签方法

1.点击【设置】-【添加书签】收藏本网页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 知到智慧树答案满分完整版章节测试第6张

2.下次如何查看收藏的网页?

点击【设置】-【书签/历史】查看收藏的网页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 知到智慧树答案满分完整版章节测试第7张

掳拧醋摩咸八嗜媳虚厕袜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