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重大事件评述 最新知到智慧树满分章节测试答案

殿撕模咎惨管柏清弯捍将强搬

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 )是解放军付出伤亡13.4万人、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

A:平津战役
B:上海战役
C:辽沈战役
D:淮海战役
答案: 淮海战役

2、单选题:
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时间是( )。

A:1949年4月23日
B:1949年5月23日
C:1949年6月23日
D:1949年1月23日
答案: 1949年4月23日

3、单选题:
毛泽东主席在( )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

A:延安
B:瑞金
C:北平
D:西柏坡
答案: 西柏坡

4、单选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

A:1949年9月21日至30日
B:1949年7月21日至30日
C:1949年9月15日至20日
D:1949年8月21日至30日
答案: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

5、单选题:
著名音乐教育家、画家丰子恺先生所说的“连荒山中的三家村里,也有‘起来,起来’‘前进,前进’的声音,这首歌曲是( )。

A:《祖国颂》
B:《中华人民共和国歌曲》
C:《义勇军进行曲》
D:《风云儿女》
答案: 《义勇军进行曲》

6、判断题:
关于开国大典,杨成武将军 “不仅查阅了许多有关阅兵的资料,而且四处求教”。( )

A:对
B:错
答案: 对

7、判断题:
《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里没有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故事。( )

A:对
B:错
答案: 错

8、判断题:
聂荣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庆祝大会筹委会的主任。( )

A:对
B:错
答案: 对

9、判断题:
毛泽东、周恩来是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会成员。( )

A:错
B:对
答案: 对

10、判断题:
周恩来、彭真、聂荣臻、林伯渠、李维汉等人组成了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 )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朝鲜内战爆发时,新中国主要的战略方向是在:( )。

A:西南地区
B:东南沿海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
答案: 东南沿海地区

2、单选题:
中国历史上,有几次援朝战争?( )

A:3次
B:2次
C:4次
D:1次
答案: 4次

3、单选题:
中国出不出兵,毛泽东的“底线”是?( )

A:美军是否攻打中国
B:美军是否干涉中国内政
C:美军是否打败朝鲜
D:美军是否越过三八线
答案: 美军是否越过三八线

4、单选题:
1953年7月27日,板门店停战协定正式签字,这里的停止协定是指( )。

A:美国签署投降书
B:中美停战协定
C:朝韩停战协定
D:朝鲜停战协定
答案: 朝鲜停战协定

5、单选题:
抗美援朝战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 )次大的战役。

A:5
B:3
C:4
D:6
答案: 5

6、判断题:
朝鲜内战爆发时间是1950年6月25日。( )

A:对
B:错
答案: 对

7、判断题:
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奉命开赴朝鲜战场的时间是1950年10月19日。( )

A:错
B:对
答案: 对

8、多选题:
抗美援朝战争之前,毛泽东创作的诗词《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中的句子有( )。

A:人间正道是沧桑
B:百年魔怪舞翩跹
C:一唱雄鸡天下白
D:长夜难明赤县天
答案: 百年魔怪舞翩跹;
一唱雄鸡天下白;
长夜难明赤县天

9、多选题:
抗美援朝战争的战略战术体现了《孙子兵法》哪些精髓?( )

A:难知如阴,动如雷霆
B:毕其功于一役
C: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D:因敌变化而取胜
答案: 难知如阴,动如雷霆;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因敌变化而取胜

第三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标志中苏论战结束的文章是( )。

A:《25条建议信》
B:《九评》
C:《给苏联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的公开信》
D:《赫鲁晓夫是怎样下台的》
答案: 《赫鲁晓夫是怎样下台的》

2、单选题:
标志中苏关系出现分歧的事件是( )。

A:1960年中国接连发表《列宁主义万岁》等3篇文章
B:1956年波匈事件
C:1956年苏共“二十大”
D:1960年
答案: 1956年苏共“二十大”

3、多选题:
中苏论战及关系破裂留给我们的反思包括( )。

A:结合各自国情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B:用新的思想、观点去认识、继承、发扬马列主义
C:两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却截然不同,要相互尊重和理解
D:坚持各党各国的独立自主,反对大党大国对其他党和国家的不平等关系和霸权主义
答案: 结合各自国情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用新的思想、观点去认识、继承、发扬马列主义;
两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却截然不同,要相互尊重和理解;
坚持各党各国的独立自主,反对大党大国对其他党和国家的不平等关系和霸权主义

4、多选题:
中苏论战的核心内容总结为( )。

A:如何评价当时国际形势
B:对斯大林的评价
C:意识形态分歧
D:国家利益冲突
答案: 意识形态分歧;
国家利益冲突

5、判断题:
1964年《红旗》杂志发表社论《赫鲁晓夫是怎样下台的》实际上为画上了句号。( )

A:对
B:错
答案: 对

6、判断题:
赫鲁晓夫的“和平竞赛”主要处理苏联与社会主义兄弟国家之间的关系。( )

A:对
B:错
答案: 错


上方为免费预览版答案,如需购买完整答案,请点击下方红字

点击这里,购买完整版答案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建议在浏览器添加书签收藏本网页

添加书签方法:

1.电脑按键盘的Ctrl键+D键即可收藏本网页

2.手机浏览器可以添加书签收藏本网页

新中国重大事件评述 最新知到智慧树满分章节测试答案第1张

新中国重大事件评述 最新知到智慧树满分章节测试答案第2张


如需获取更多网课答案,可在浏览器访问我们的网站:http://www.mengmianren.com/

新中国重大事件评述 最新知到智慧树满分章节测试答案第3张

新中国重大事件评述 最新知到智慧树满分章节测试答案第4张

注:请切换至英文输入法输入域名,如果没有成功进入网站,请输入完整域名:http://www.mengmianren.com/


我们的公众号

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萌面人APP

本公众号可查看各种网课答案,还可免费查看大学教材答案

点击这里,可查看公众号功能介绍

新中国重大事件评述 最新知到智慧树满分章节测试答案第5张


萌面人优惠券:一键领取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无门槛优惠券,让您购物省省省,点击这里,了解详情


滩犯啼慧卫痞歌即逆辨肆惰饲